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_400快餐不限次联系方式_附近人100块钱_附近300元3小时

欢迎访问福汽集团官方网站!

中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闻中心

一个老外眼中的福州

时间:2009年11月09日 16:46 点击:
冉克磊(德国)

福建日报20091024

 

 我所供职的公司要在福州设一个新工厂,当上司提出派我参与这个项目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因为这是我一直期盼的。妻子是中国人,我认为在中国住上几年来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是件非常有益的事。200610月,我和妻子带着1岁的女儿来到了福州。

  对福州的第一印象是2004年出差时形成的。当时正值6月,天气炎热潮湿。但除了天气带来的略微不适之外,福州给我的印象非常好。尽管只相隔了5年,但这个城市却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5年前,路上多的是自行车,路况也比现在差;5年前,不像现在这样高楼林立,少有的那么几座高层公寓也不像如今这般灯火辉煌。只有一样至今未变:那就是遍布于城市中心、点缀着大街小巷、让人倍感轻松安逸的榕树。

  在福州度过的这几年是我们人生中相当美好的一段时光。在这些年里,那些身在远方的家人和朋友就我们在福州的生活向我提出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接下来,就让我以屡次会被问到的问题为基础,试着来描绘出福州给一个老外留下的印象吧——

  问题之一:你吃中餐习惯么?

  若你不喜欢吃中餐,那么,住在福州有时就会有点别扭,因为这里可供选择的西餐厅还是相当有限的。但若你喜欢吃中餐的话,福州对你来说就是个绝佳的居住地了,这里有丰富的中式菜肴供你选择,荔枝肉、鱼丸和佛跳墙等特色菜肴,便深受我很多外国朋友喜爱。

  不过,我还是不得不说,对多数和我一样的老外来说,在饭馆里点到自己想吃的仍是件颇富挑战性的任务,因为看着一份纯汉字的菜单点餐真不是那么容易。

  问题之二:街道上自行车仍占主导地位么?

  这个问题稍有一点过时,大多数外国人包括那些从未在中国住过的外国人,都知道在中国大多数城市里自行车统治街道的时代已结束。

  不过,这仍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在这提及它,是由于从我刚来福州到现在,这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年前,多数福州人主要以自行车为代步工具,现在,那些自行车大都被摩托车、电动车和汽车所取代。城市交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繁忙了许多,这变化将福州的发展速度活灵活现地体现了出来。

  问题之三: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来中国之前,我全家住在德国的一个漂亮小镇。在那,我们住了4年。可在这4年里,小镇完全没发生什么引人注目的变化。

  然而,福州则完全不同。这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城市,发展速度远超德国甚至欧洲的任何一个城市。我们亲眼目睹一栋栋公寓楼、一条条道路、一个个购物中心、一座座工厂等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时下,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品牌都已入驻福州,来自国内外各主要汽车生产厂商的车辆在街上飞驰,电影院里还放映带有英文字幕的电影……这在我们生活过的德国小镇是享受不到的。

  问题之四:和中国人一起工作感觉如何?

  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回答方法,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尽管与中国人共事同与欧洲人共事感觉有所不同,可对我而言,同中国同事一起工作是件很愉快的事。

  在公司,在每天的合作中,在解决问题并朝着同样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文化上的差异的确不容忽视。虽然文化上差异和冲突有时不易解决,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需要也该得到尊重,保证相互间的尊重是顺利合作的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我常为中国同事的行动速度之快而吃惊,一些在欧洲要花好几周来讨论的议题,在这常会被即刻解决,完全无需就为什么何时何地这样的问题进行大讨论。不过,对我来说,与中国同事一起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创造出一个综合各家之长,且双方都可接受的工作理念和方法。

  问题之五:你在业余时间做什么?

  业余时间最大程度地体验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接下来,就让我试着描述一下如何度过一个精彩纷呈的周末吧。

  首先,我们可以做运动。和我许多中国朋友一样,我非常喜欢打羽毛球。我无法想象在欧洲曾辉煌一时的羽毛球项目现已在那变成了过时的运动。

  运动之后,肯定得要吃点东西。在外吃饭已是家常便饭,我一家子几乎尝遍了福州大大小小的餐馆。

  晚饭过后呢?唱卡拉OK去。去KTV唱歌的确让多数欧洲人觉得有点别扭,而一旦到了中国,很多欧洲人几乎马上变成了麦霸

  一夜好梦之后,第二天,我们该到福州周边的鼓山、旗山等地,来个健康登山之旅

  下山来,不妨约上朋友,在家或在为数众多的茶馆里选一家,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3年,转瞬即逝。如今,我确定当初来这里的决定是对的,妻子、女儿和我过得很惬意。在这里,我们邂逅了许多可爱的朋友、目睹了许多美丽的景物、存留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作者系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公司技术主管 戴志凌 翻译)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