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_400快餐不限次联系方式_附近人100块钱_附近300元3小时

欢迎访问福汽集团官方网站!

中文
党的建设
首页 > 党的建设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正文
党的建设

开放发展 风起帆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开放篇(三)

时间:2017年07月24日 21:26 点击:

他让平潭“深闺有人识”

 

 

讲述者:

何文(时任平潭县旅游局党支部书记兼副局长)

 

 

 

这几年,平潭国际旅游岛如火如荼地开发建设。看着平潭日新月异,我真心佩服习总书记当年的发展思路与远见,若非他提出旅游兴县的战略构想,也许平潭至今处在深闺无人识



上世纪90年代初,平潭是偏居一隅的落后县,是饱受风沙侵袭的孤岛,要谈开放开发何其难。



1991年下半年,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国家旅游局和省、县旅游部门联合在平潭进行旅游资源普查和开发规划。次年12月,平潭风景区获批成为省级风景区。



平潭旅游到底能不能发展?当时大家心里都没底。由于长期处在海防前沿,岛内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搞旅游,很多人在笑,也有一些人在骂,说肚子都吃不饱,搞农业、工业都来不及,搞什么旅游。



习近平让大家吃了定心丸。我至今完整保存着当年他就加快平潭旅游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记录。



第一次讲话,是1993328日。习近平在平潭调研座谈会上说:旅游开发的连带效应是无限的。石头、沙滩、海(湖)水、阳光、林带等资源的最佳组合将变成巨大的财富。平潭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海貌风光有独到之处,是国内甚至世界上少有的,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他对平潭的干部说:我们首先要提高认识,旅游业是平潭将来搞经济建设的一个特色。要爱惜、?;ず寐糜巫试?。其次要快马加鞭地制订岚岛旅游建设规划,全方位开放,引进外资、内资、群众集资共同开发,多腿走路,步子迈大些。



19941月,平潭海坛风景名胜区列入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当年525日,习近平在市委、市政府平潭现场办公会上,就平潭的旅游开发再次提出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使宝贵的旅游资源兴县富民。他还特别强调,要开发和?;は嘟岷?。好的自然资源景观一旦被糟蹋了,用再多的资金也恢复不了。要为子孙后代负责,要对历史有交代。



 在那之后的几年,平潭县相关部门联合执法,严打非法挖沙采石行为,修建了景点接驳公路,建设了景点配套设施。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了交通、通信、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19992月,我们收到建设部寄来的《关于提交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准备材料函》,其中全国28个国家级风景区获申报资格,平潭就是其中一个!大家都很激动,更加坚信,发展旅游,路走对了!



就在当年1024日,在平潭调研座谈会上,时任福建省代省长习近平第三次对平潭旅游业发展提出要求。他说,旅游业对平潭来说既是现实的又是长远的课题,21世纪旅游业一定会越来越发达。要保护好我们现有的环境。一定不要急功近利,竭泽而渔。



 

担当闽台交流先行先试

 



 

我们必须意识到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真正把对台工作摆到特殊的位置上来,从而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推动统一大业的进程。”

 

——1990年5月10日,习近平在福州市对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两岸交流日,乡愁自解时;海峡有隔阻,不阻云彩飞。



祖籍福建永春的台湾诗人余光中,一首《乡愁》道尽海峡东岸台湾同胞的绵长乡关之思。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80%的台湾同胞祖籍地在福建。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福建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关注台湾问题,关心台湾同胞。在与台湾距离最近的福建工作了17年半的习近平,始终倾力为之。他高度重视做好对台工作,不遗余力推动闽台交流合作、厚植两岸人民感情,努力增进两岸人民福祉。



我本人在福建工作多年,现在想起那个时期,我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有关台湾的事情,要经?;峒ㄍ逋?,也结交了不少台湾朋友。我离开福建到现在,始终关注着台海局势,期待两岸关系持续改善。”2013225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这样回忆。



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侨引侨、以侨引台等招商引资思路,带动福州开放型经济风生水起,为培育壮大汽车、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打下良好基础。



1999年,李登辉鼓吹两国论,其分裂祖国的言行,给两岸关系蒙上了阴影。当年810日,习近平被任命为福建省代省长的第二天,就在福州召开台商代表座谈会。习近平在会上强调,我们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闽台经济合作,不论两岸关系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将切实依法?;ぬㄉ痰囊磺姓比ㄒ?,并继续推动闽台人员往来,进一步扩大闽台各项交流。



与会台商代表深受鼓舞,表达了他们将在福建扎根发展、永续经营的决心。



座谈会后,习近平马不停蹄走访了福州马尾、闽侯、福清等地的大型台资企业,明确表示,福建省对台商来闽投资兴业的欢迎态度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希望台资企业把这一信息转达给广大台商台胞朋友,福建省各级政府领导不但要深交老朋友,还要广交新朋友,进一步推动两岸经贸合作。



闽台近在咫尺,但一湾浅浅的海峡,曾是横亘在两岸同胞骨肉间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中央的决策部署下,习近平等省委、省政府领导积极推动闽台直航,方便两岸民众往来。1997年,福州、厦门港被指定为两岸直航试点港口并正式启动试点直航,结束了两岸48年来没有商船直接往来的历史。



 200112日,小三通破冰,厦门到金门、马尾到马祖的两门”“两马客运直航启动,从此拉开了闽台人员直接往来的序幕。



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是我们一贯的主张,它有助于扩大两岸人民交往,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两岸关系。20013月的全国两会上,时任省长习近平说,两岸合作交流是大势所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2008年,大三通实现,闽台海运直航、直接通邮和空运直航正式启动,为两岸关系发展史树立了里程碑。



20099月,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一年后,习近平来闽考察,要求实验区敢于先行先试、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发展规划,努力在两岸交流合作中走在前头。平潭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投资热土。


 

筑巢引凤+引凤筑巢

讲述者:

吴金俤(时任福州市外经局局长、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职)

 

 

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在对台经贸往来中,习近平非常重视软环境建设,悉心打造招商平台。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潮涌,加之九二共识达成带来的效应,福州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速,引进台资大幅增长。



但是,那时候大部分台商对大陆尚不熟悉,需要更多的沟通。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特别看重返乡台商的情谊,重要客商来的时候,他都是亲自接见,和他们交换对福州经济发展的看法,不少与他打过交道的台商都称赞他低调、亲和、愿意倾听。那时候,我们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记得当时福州通往福清的主干道在修建,路况很差。有一回,一位台商在去福清的路上差点出交通事故。习近平得知后,立刻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确保台商路上交通安全,同时让市政府派专人陪同,用心服务。

 

虽然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习近平在改善软环境上下功夫,强调要筑巢引凤,引了凤要筑巢。1994621日,福州市台资企业现场办公会在鼓山镇召开,现场解决台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当场宣布,在市外商投资企业领导小组中,专门建立对台经济工作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对台经济工作有关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类似的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台商投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当年,为了招商引资,我们经常参加外地的一些展会、寻找商机。19947月,习近平提出我们自己来办展。他谈了两点设想:一是招商展会不能搞形式,热闹几天就过了,要办就要常态化,拉长时间,搞个招商月,让投资方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和洽谈;二是不要单纯办成福州的招商对接会,建成一个平台,同时邀请国内其他省会城市一起参加,既能聚人气,也能实现资源共享。当年10月,在习近平的直接推动下,首届福州国际招商月隆重举行,22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客商参会,前所未有的开放大平台吸引了全球目光。招商月期间,福州市共推出招商项目120个,其中重点投资领域和重点项目21个。



半年后,19954月,第二届招商月再次成功举行。从此,每年一届。1999年,福州国际招商月拓展、提升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即海交会),由此成为祖国大陆最早举办的海峡两岸经贸展会之一,一直延续至今。中华映管、冠捷电子、东南汽车等闽台重点合作项目都在这个平台上孕育而出。

 

助推台资项目持续发展

讲述者:

张秋(时任闽侯县委书记、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等职)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福州市抓住历史机遇,承接了第一波台资产业转移,通过招商平台吸引了中华汽车、冠捷电子、中华映管等台资企业,带动和培育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产业群,为福州此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这些重大台资投资项目顺利落地,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倾注心力,亲自关心和推动。海峡两岸汽车业合作的典范——东南汽车,在19958月签约,落户闽侯县青口镇。为了洽谈这个项目,仅1995年,习近平一年内三次会见台湾中华汽车客人。



1995年底,我从闽侯调任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调任前,习书记找我谈了话,要求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使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他还专门提到开发区里的一些台资项目,叮嘱要创造条件办好,发挥其牵动作用和示范作用。



当时,开发区里最举足轻重的台资项目无疑是中华映管。中华映管是在我省投资最早的大型台资企业之一,1994年初落地福州时,曾引起两岸轰动。那是一个总投资6.3亿美元的项目,在当年折合人民币约50亿元。这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较之其他投资项目,就是个天文数字。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心里也没底。到底敢不敢接?习近平非常果断,他看好这个项目的发展前景,也敏锐地判断这个项目将对福州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非常重视,亲自召开了多场协调会,考察了多个选址地点。最后,花落马尾,三条黑白显像管生产线相继投产。



然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却遇到了一些波折,中华映管原定的另两条彩管生产线一直迟迟未能如期落地。20012月,开发区专门向时任省长的习近平书面报告了相关情况,习近平当即作出批示:反映的情况颇值思考,引进台资还要有紧迫感,关键要立即行动,重要之处在于把握脉搏,找到症结并对症下药,开好处方。同时,他还要求有关部门专题解决台资招商问题,并专题研究中华映管问题,提出有关研究方案。



相关各方随后积极行动,产生了良好效果。当年7月,华映决定调整2条生产线到福州,并把原计划次年动工的第五期2条生产线提前动工。我们把这一情况及时向习近平汇报后,他再次批示:要趁热打铁,尽早促成。



20多年来,中华映管在福建顺利发展,为福建电子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如今,电子信息产业成为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打造首个台企工业村

 

 

讲述者:

陈齐云(福清洪宽工业村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319日是我们的建村日。在上世纪90年代,每年这一天,都有多家企业共同举行奠基典礼,可热闹了!那时候,大家提到洪宽工业村,都会说我们是小台湾”“台湾村。这话一点不假。



作为全国第一个以台资企业为主的工业村,洪宽赫赫有名,它是在习近平的直接推动下发展壮大的。洪宽工业村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溪头村,是爱国侨领林文镜先生的故乡。当年,在洪宽工业村成立前,这里贫困落后,人均年收入只有100多元。资源有限,土地贫瘠,种庄稼没什么收入,年轻人也没地方去。上个世纪90年代初,林文镜返乡投资,建立了洪宽工业村,并确立了以侨引台、以台促侨、侨台联合的招商引资策略,此举得到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大力支持。



习近平一直关注、关心洪宽工业村的发展。在我的记忆中,有两件事情印象很深刻。



第一件事,是首家台企的入驻。当年,林文镜通过亲戚找到两位台商,动员他们来洪宽村投资兴业。两人被福州良好的投资环境所打动,就来了,创办了宏茂塑料。这是首家入驻的台企。199010月,宏茂塑料动建厂房。习近平特地到场,与大家一起共同见证了奠基。宏茂塑料顺利入驻后,很快引来第二家台企——茂山制品。多年后,当年投资的台商感慨说:当时,台湾尚未开放对大陆投资,到福清投资还是有很大风险的。现在回过头来看,福清及福州市的开放意识和行动非常领先。



第二件事,是19919月,村里有十几家企业共同举行奠基典礼,习近平又专程来参加了。当时,村里已经有20多家台企,包括制鞋、服装、刀具、拉链、塑胶制品等。习书记仔细调研,关心大家的发展情况,听取建议和要求,我们都很受鼓舞。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洪宽工业村如今成为福州市最具工业经济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目前,入驻企业有102家,其中台企65家,占比63.7%;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78亿元,占福清工业总产值的22.2%;村民人均收入4万元。



 

共赢互学互鉴沟通世界

 

 

福建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21世纪,这里的经济将有更大的发展,可以合作的领域十分广阔。我们将竭诚为前来投资的人士提供良好的服务,以更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人,以更开放的姿态迈向新世纪。”

 

——1999年9月,习近平会见参加第三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国外贵宾时说。

 

 

拓海开洋,丝路帆远。



福建是著名侨乡,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长期以来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频繁,人文交往密切。



昔日众多闽籍乡亲正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旅居海外的1200多万闽籍华侨华人中,80%集中在东南亚;而东盟国家2000多万华侨华人中,有近1000万人祖籍福建。东南亚成为海外闽商最早的创业基地,也是福建人漂洋过海创造财富最集中的地方,涌现出一大批引领时代潮流的闽商。他们热心桑梓,为两地经贸往来积极牵线搭桥。



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在闽工作期间,习近平在扩大对外开放中积极推行引进来走出去,努力打好侨牌。他重视与港澳台交流交往,开拓经济合作新领域;发挥民间渠道的作用,密切与世界各大公司、知名友好人士的往来;还多次率代表团出访东南亚,在异邦他乡开展经贸活动和科技、文化交流,介绍改革开放政策,为海外华人华侨传递乡情与友谊,坚定了他们回祖国大陆投资兴业的决心与信心。在良好的互动中,大家开拓了视野,深深感受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魅力与力量。



开放交流之中,保持对外经济、文化的吸收吐纳,寻求发展。习近平同时积极推动福州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与欧、美、日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缔结友好城市,互学互鉴、合作共赢,诠释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道理,见证了福建人民与世界人民的诚挚友谊,也传导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

 

东南亚的福建元素

 

 

讲述者:

龚雄(时任福州市副市长)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掀起了华人华侨返乡投资热潮。习近平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曾多次率代表团前往东南亚国家访问。除了经贸活动,他还特别注重人文交流活动。



作为随行人员,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次出访。一次是19925月,赴新马港澳等地进行经贸考察,此行历时17天。每到一处,习近平详细介绍了福州市的投资环境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设想,探讨经贸合作的可能,受到了当地政府官员、华人社团和著名企业家的热烈欢迎,广泛联络了海外乡亲,也扩大了福州对外宣传。那一趟,收获满满,签订了17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