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要资讯导读
中央政策资讯
一、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依法收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定重要数据目录,不得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
二、全国人大【通过“十四五”汽车行业规划内容及目标】
三、市场监督总局【发布2020年全国汽车召回情况】
地方政策资讯
一、上海【2021年起,国有企业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
全部使用纯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快充车位占比不少于总充电车位的30%】
二、北京【2023 年前,培育5-8 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 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
其他资讯
一、 百度【中国首个自动驾驶公交车收费示范运营项目正式
落地永川】
中央政策资讯
一、 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依法收集、使用和保
护个人信息,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定重要数据目录,不得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公开征求对《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公众可在2021年5月8日前提出意见。
《管理指南》包括,第二条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满足企业安全保障能力要求,针对车辆的软件升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建立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监测服务平台,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一致性。
第三条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建立覆盖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护车辆及其联网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依法收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定重要数据目录,不得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备。
第四条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明确告知车辆设计运行条件、人机交互设备指示信息、驾驶员职责、驾驶自动化功能激活及退出方法、软件升级维护等信息,解决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汽车在操作、使用等方面可能产生的预期差异问题。
第八条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应具有事件数据记录和自动驾驶数据存储功能,采集和记录的数据至少应包括驾驶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驾驶员状态、行车环境信息、车辆控制信息等,并应满足相关性能和安全性要求,保证车辆发生事故时设备记录数据的完整性。
第九条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应满足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等过程保障要求,以及模拟仿真、封闭场地、实际道路、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和数据存储等测试要求,避免车辆在设计运行条件内发生可预见且可预防的安全事故。
第十条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可参考本指南申请准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准入申请受理、技术审查、应用评估、监督检查等工作。
二、全国人大通过【“十四五”汽车行业规划内容及目标】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对汽车行业发展提出:
v 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
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打通多元化投资渠道,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v 全面促进消费。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
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传统消费,加快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健全强制报废制度和废旧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体系,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
v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
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推进老旧楼宇改造,积极扩建新建停车场、充电桩。
v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
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
【简析】
未来5年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包括管理方式变革、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领域电动化推广、报废环节体系建设等,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二、 市场监督总局【发布2020年全国汽车召回情况】
2021年3月1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1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针对召回占比日益突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建立运行数据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工作机制,推进智能网联汽车OTA大数据平台建设,探索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自我评估和事故报告制度,适时启动“沙盒监管”。
2020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199次,涉及车辆678.2万辆,召回次数比上年减少10.8%,召回数量增加3.9%。新能源汽车召回45次,涉及车辆35.7万辆,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5.3%,其中因三电系统缺陷召回11.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召回总数量的31.3%。
地方政策资讯
一、 上海【2021年起,国有企业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
使用纯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快充车位占比不少于总充电车位的30%】
3月31日,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市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领域工作的通知。
1.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根据《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沪府办〔2021〕10号)规定,2021年起,国有企业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纯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用于应急保障等特殊场景,且确无适配车型的除外。有关无适配车型的负面清单由市相关部门另行发布。至2025年年底,国有企业公务车辆新能源汽车占比应达到80%以上。
2.推动公用和专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公用和专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实施意见》(沪交科〔2021〕60号)规定,国有企业新(改、扩)房建项目配建的停车场(库)应按规定落实充电设施配建要求。其中,一类地区配建充电设施的停车位不少于总停车位15%、二类地区不少于12%、三类地区不少于10%。60KW及以上经营性快充桩建设,新(改、扩)房建项目配建的停车场(库),快充车位占比不少于总充电车位的30%。久事集团、锦江国际集团、机场集团、申通集团等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可以挖潜自有或经营地的场地资源,参与经营性充电站点建设,向行业车辆开放充电服务。
3.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
4.持续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其他相关工作。持续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其他相关工作中包括,交通运输相关企业要根据绿色交通行动的要求,推进货车车辆污染治理和LNG清洁能源应用,推进集装箱牵引车清洁能源替代,全系统要推广应用B5生物柴油。
二、北京【2023 年前,培育5-8 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 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
4月7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对《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实施方案》包括,氢能产业发展形势、北京市氢能技术与产业能力、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其中北京市氢能技术与产业能力,截至2020 年底,北京市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机构数量约150 家,其中,氢能供应领域73 家,燃料电池领域89 家(两个领域重叠13 家)。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和机构处于中试到产业化过渡阶段,据估算,2020 年北京氢能产业实现产值约30 亿元。
总体要求中,阶段目标 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2023 年前,培育5-8 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 亿元,减少碳排放100 万吨。交通运输领域,推广加氢站及加油加氢合建站等灵活建设模式,力争建成37 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 辆;分布式供能领域,在京津冀区域开展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示范项目,推动在商业中心、数据中心、医院等领域分布式供电/热电联供的示范应用;开展绿氨、液氢等前沿技术攻关,实现质子交换膜、压缩机等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全面降低终端应用成本超过30%。
2025 年前,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氢能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10-15 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氢能产业关键部件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成3-4 家国际一流的氢能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 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 万吨。交通运输领域,探索更大规模加氢站建设的商业模式,力争完成新增37 座加氢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 万辆;分布式供能领域,在京津冀范围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供电、供热的商业化模式,建设“氢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累计推广分布式发电系统装机规模10MW 以上;建设绿氨、液氢等应用示范项目,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材料及部件自主可控,经济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重点任务中,京津冀氢能产业链工程,2023 年,全市氢燃料电池汽车及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用氢量约50 吨/天,到2025 年达到135 吨/天。2022 年前,全市氢气产能达到68.8 吨/天,基本满足应用端用氢需求;到2025年用氢量缺口部分,由津冀外调或扩建燕山石化氢气产能解决,保障氢气供应体系持续稳定,并逐步提升绿氢供给比例。
其他资讯
一、 百度【中国首个自动驾驶公交车收费示范运营项目正式
落地永川】
4月12日,重庆永川区举行自动驾驶公交车运营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项目战略合作签约活动。中国首个自动驾驶公交车收费示范运营项目正式落地永川,此次投入运营的L4级自动驾驶公交车Robobus长5.9米。
据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介绍,Robobus拥有4个激光雷达,2个毫米波雷达,7个单目相机,帮助车辆探测在行驶过程中的各类信息。结合V2X车路协同,可实现车载OBU与智能网联路侧设备进行L4级车路协同感知驾驶,可实时接收来自路侧智能感知系统所收集到的路面全量交通参与者的高精度感知数据,将当前路面上的行人、汽车等信息,还包括车内司机视角所看不到的盲区等反映到车内屏幕上,甚至提前预告红绿灯变化及等待时间,让车辆提前决策规划,提升通行效率。
作为全国首座启动自动驾驶收费示范运营的城市,重庆市民可以通过Apollo Go、百度地图、永川服务公社等APP端口进行预约,体验自动驾驶公交车出行。运营路线途经永川神女湖、农机校、兴龙湖、文理学院东门、观音山公园等站点,双向里程近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