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7日,《人民日报》在第6版的重要位置刊载了记者曲昌荣、王汉超的文章《新乡“换电”试解电动车困局》,详细报道了福汽集团和河南新乡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的发展情况,指出河南新乡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重大意义是通过实施“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车电分离、换电运营”等办法,比较成功地破解了国内电动汽车在商业推广模式上的传统困局。
人民日报该文报道:在电动汽车发展上,生产热、终端消费冷的局面仍在全国范围持续。消费者对电动车的疑虑主要在电池上,“充电时间长,充电站有限,续航能力、长途出行没保障。”解决这个问题的传统思维是大量地建设充电桩,但充电由于电池的接受能力,速度依然太慢。在公交车、公务车等有既定班次、路线、空休时段的车辆上,定时充电尚可行;但出租车、私家车,要么行驶负荷重,要么路线、时间难以确定,使用起来的确很不方便。而河南新乡通过多方探索,逆势而上地开辟了机械化、智能化的“底盘快速换电系统”,很好破解了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速度慢、时间长,换电模式电池重、搬运麻烦等难题,让电动汽车的走向商业化出现了新的曙光。
报道说,河南新乡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目前100辆底盘换电式纯电动出租车的示范运营已经跑了一年半时间,累计行驶总里程达900万公里,运转良好。其“车电分离、换电为主;裸车销售、电池租赁;集中充电、分散配送”的电动汽车换电商业模式,用户只需购买裸车,可以降低购车成本几万元;组建集电池租赁、网络建设、出租运营服务三位一体的电池运营商,电池由运营商统一经管,换电过程如同去加油站加油,运营商对电池进行专业保养,不对电网峰值造成额外冲击,并对电动车的电池日常使用采取了实时远程监控和保姆式服务;出租车通过换电站或移动换电车(目前新乡有1座4个工位的换电站、5台移动换电车)的机械自动更换电池,时间花费不到3分钟,打卡付费只需40元左右,更换一次电池,能跑近140公里;单车最高时速120公里以上,满电续航里程最高170公里,每公里耗电0.14度,成本仅0.31元,比燃油成本降低57%。
文章说,新乡市计划实施“城市、城乡、城际”三级换电网络建设,以加快推广底盘换电式电动车。但该配套网络建设投入巨大。据测算,新乡初步谋划建设50座换电站,以每个站保守200万元估算,需投资过亿元;光靠企业自身一时无法解决问题,有可能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为了破解电动汽车商业推广的动力难题,新乡市贯彻“政府做产业,企业做产品”的理念,在市工信局设立“推进办”,积极破解体制障碍,主动引导和推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支持相关研发、技术攻关、示范运营,对购车和电池运营进行补贴。其中,对电动公交车给予100万元/辆的补贴,对电动出租车按6万元/辆标准补贴,对电源补给运营商购置的移动式换电车按购价的20%给予一次性补贴,对电池运营商购买电池进行600万元补贴。新乡还将电动汽车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规定政府新采购车辆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电动汽车。
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已经确立了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50万辆的发展目标;电动汽车尤其是换电式电动车,将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了在更大范围上加快推广底盘换电式电动车,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建议,国家应该成立强有力的电动车产业领导机构,统一协调推进电动汽车发展步伐。要深入研究从汽车制造路线、车辆准入标准修改、电池电机电控制造技术、能源补给网络标准化建设、国家智能电网建设到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问题;要大力支持动力电池的研发;还要改革已经落后的现行汽车生产资质管理办法,建立开放的行业准入标准,让更多有能力的企业投身到电动车产业。